厉害了,我的祖国

——歌颂新中国成立70周年

来源:普陀区开元KY棋牌    作者:薛政定    发布时间:2019/9/24 14:19:14

字体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
  今天,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,作为中国人非常骄傲,非常自豪,每天打开报纸、打开电视、打开电脑,都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。美帝国主义再也别想卡我们了。

  看:昔日我们的芯片不行,我们每年要化大量冤枉钱进口芯片,而且美帝还在我们的关键领域卡我们,使我们十分地难受。可是今天我们在这个领域,完全自已解决了,而且大大领先世界,“中国芯”有了重大突破,实现100%中国制造!

  而这款完全由我国自主产出的芯片,就是我国通过光子人工技术所研制的智能芯片,这款芯片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测试,完全是由我们独立完成的,一点都没有经过外国之手,没让外国帮一点忙。而且不只是这样,这款芯片在性能方面也是非常优越的。而且是领先世界的。

  北斗全面使用中国芯片,让美国损失超过3万亿,封锁线被我们突破了!

  信息技术是每个国家都想要争先的一项技术,其中芯片作为各项科技产品的核心,其发展情况尤为重要。近些年来,中国的芯片创新与制造大有超过美国之势,于是美国开始对中国自主品牌进行限制和打压,比如调查华为、禁售中兴等,这让每个中国人都非常气愤。世界上的事,是没有公平可言,我们没有这项技术,就被别人掐住了喉咙。

  据报道,中国近来研发出了一款高精度的芯片,主要应用于我国北斗三号卫星的导航定位,相比较之前引进国外芯片发展国内卫星的情况,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。该款芯片将会广泛应用于原有卫星,这也意味着中国无需再依靠国外来发展卫星了,同时这一芯片的批量替换将会减少近3万亿美元的芯片进口额。

  再看:我国的北斗反超美国GPS!在130个国家覆盖领先。

  去年年底,中国成功在全球推出北斗卫星导航服务,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似乎就有赶超GPS的架势。据《日本经济新闻》今年8月20日报道,在全球195个国家首都上空,中国北斗卫星在130个国家的被观测到的频率,已经超过了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。这一转变对于高科技产业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。

  我们的北斗系统的快速增长势头迅猛,在1994年至2020年期间,中国在其卫星定位系统上的投资多达到106亿美元。仅2018年,中国就为该系统发射了18颗卫星。截至2019年6月底,共有35颗北斗卫星投入使用,而美国的GPS只有31颗卫星。与此同时,欧盟仅有22颗定位卫星,俄罗斯有24颗。日本拥有4颗"准天顶"卫星(仅限区域性使用),印度有6颗。

  我国正在利用"一带一路"倡议,推广北斗导航系统。在137个签署了该项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的国家中,北斗卫星可非常频繁地观测到,其中大多数是东南亚和非洲国家。巴基斯坦军方依赖北斗定位数据,今年4月在突尼斯利用该系统进行了一次自动驾驶拖拉机测试。中东、非洲和其他地区有30多个国家使用中国的导航系统。如果北斗成为这些国家的卫星定位标准,中国将在推行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占据优势。

  北斗也在进入日本、美国和欧洲地区。大约有10颗中国卫星在纽约和伦敦上空被观测到,该数目少于亚洲。但在特定的时间内,这两座城市上空的中国卫星数量几乎与美国和欧洲的卫星数量相当。日本的4颗准天顶卫星通常与大约10颗GPS卫星一起运作。但日本每天上空可以观测到20多颗北斗卫星。东京海洋大学教授Nobuaki Kubo认为,北斗将在几年内变得与发达经济体的卫星系统一样精确,了不起。

  覆盖全球市场,国外制造商纷纷加入北斗,据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局估计,到2020年,设备和位置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欧元(约合1900亿美元),在使用的接收器将达到80亿个,因而卫星将成为一个国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而随着北斗系统的日趋完善,外国制造商纷纷加入,因为使用北斗的产品和服务覆盖许多其他国家的市场。

  2014年,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文莱、印度尼西亚、柬埔寨、老挝等国家派出了19名专家来到中国考察北斗二代,研究讨论合作的事项。考察过程中,一处比一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北斗产业园区,令他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。泰国专家表示,有些GPS卫星的信号泰国收不到,而北斗所有的卫星信号都能接收到,所以他们要参加北斗的"天眼"计划。马来西亚紧随其后,将成为北斗“天眼”的下一个落户的国家。

  2015年,瑞士的意法半导体公司在其汽车半导体产品中采用了北斗系统。意法半导体日本公司汽车数字产品部门主管Yuji Motohashi表示,“我们需要有一种兼容全球各地的定位卫星的半导体产品。”对于有全球抱负的公司来说,生产与北斗兼容的产品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是第一家兼容北斗的智能手机芯片公司,这意味着,除苹果外,在美国的主流智能手机都支持北斗系统。而在全球手机市场上占垄断地位的高通骁龙、联发科、华为麒麟芯片,都已经普遍支持北斗定位了;甚至连韩国三星的Exynos手机芯片,其最新发布的Exynos 9810也是支持北斗卫星定位的。也就是说,几乎全球主流的安卓手机都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。

  北斗导航为何能后来居上?技术与经济优势是根本。目前,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主要有四个玩家,分别是:美国GPS、欧洲伽利略GALILEO、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,以及中国北斗COMPASS。

 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起步最晚,但后来居上。

  事实上,最初中国是准备与欧洲一同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。2003年,中国向欧洲伽利略投资2.7亿美元,共同合作卫星系统。然而到了2007年,中国在该系统的重大决策方面已经被排除在外了,欧洲对此的说法是:为了安全。好,今天我们自已解决了,而且大大领先了。伽利略还在爬呢。

  北斗二代计划在2020年前发射35颗卫星,形成全球性的定位导航系统,规模将与美国GPS相当(实际比GPS还多4颗星)。但是,北斗系统申请的轨道和频率,与欧洲伽利略比较一致,这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卫星轨道和频率争夺的问题。卫星轨道和空间频率是人类共有的资源,应该如何分配?国际规则是既不按国家来分,也不按人口来分,而是谁先占了算谁的。

  先占先得的原则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,理由是:你有本事你也发射卫星啊,我又没拦着你,如果你永远不发射,难道轨道和频率也要永远给你留着?这虽然有些霸王条款,但实际上确实也没有多少国家有能力阻止发达国家占轨道和频率。

  2005年,欧洲伽利略计划的第一颗卫星上天了,但并没有开通,只是占了轨道,但没占频率。为啥没开通呢?原因是没钱啊,开通需要花钱的,欧洲手头有点紧。到了2007年,中国北斗二代的第一颗星上天了,而且一上去就开通了,把轨道和频率都占上了。

  此后,欧洲伽利略那边慢悠悠地捣鼓,而中国这边的北斗一个接一个地不停地发射卫星,甚至有时候一箭双星。要知道,伽利略计划和北斗二代有些频率是重合的,谁先占上就算谁的,中国的快节奏把欧洲搞急眼了,想通过美国给中国施压,要求中国放慢脚步等等欧洲人民。嗨,中国会听你的,我们不但不会放慢脚步,而且脚步会越来越快。以前欧美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和经济优势抢占资源的时候,从来没等过中国,现在凭什么要中国等你?于是中国继续按既定节奏发射卫星,终于在2019年就完成了投用35颗卫星的目标,成为全球第一大卫星导航网络。

  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是中国创造的最响亮品牌,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将于1年后完成,目前北斗在国内商业及民用领域迅速占领大量市场份额,这也意味着,同GPS这种全球范围的导航系统相比,中国北斗更具有竞争力。

  随着中国的快步追近,目前国际市场上多个产业的“第一”,都已将由中国拿下。同GPS导航系统相比,北斗导航系统已在各个方面,遥遥领先了。

  再来看看:我们的港口发展吧。

  很多年来,经济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大趋势。我国经济迅速发展,商品交易已经由国内发展到了世界各地。这种和世界互通有无的贸易方式,不仅成就了中国,更方便了世界各国。但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加,很多限制性的制约也随之增多。就拿海外贸易来说,海上运输虽然是必不可少的,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制约。

  海上运输中最大的限制就来自于港口。港口是水陆运输连接的中间点,是重要的枢纽中心。我国作为进出口贸易的大国,海上运输是众多运输方式中最重要的。在运输过程中会经过一些外国的港口。这时限制就来了,经过外国港口时不但要交高额的过路费,经过的商品还要受到限制,甚至有很多东西是不允许通过的。

  例如马六甲海峡就是我们海上运输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,这里多年来一直受到美国的掌控。也就是说我国的海上进出口贸易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美国的制约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我们与友好邻国巴基斯坦达成了协议,在他们的瓜德尔岛建立了港口。这个港口自2015年建成后,就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。我国从海外回来的石油从这里上岸,直接从陆路回国,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。

  不仅如此,也摆脱了美国对中国石油在马六甲海峡上的遏制。面对这一局面,美国和新加坡坐不住了。于是,他们拼命的争夺瓜德尔岛的运营权,但是最终还是由于经营不善被迫放弃了。最后,瓜达尔岛的经营权还是回到了中国人的手里。现在,瓜达尔岛的港口已经正式开航。当然最多的是中国商船。

  仅仅从以上三个实例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,今天的中国,是多么强大,像这样的事例还有非常非常地多,如在解放军的武器方面,领先世界的,实在太多了,举不胜举。这就充分证明,建国七十年来的伟大成就。一句话,太厉害了!我们的祖国,太厉害了。